这就是那最初的地方。
就像在《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小说的开头,小玛德莱娜蛋糕的味道唤起了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德吉路的很多美食,让你觉得拉萨这座城市只是没有足够多的氧气,却有足够多的温暖和爱。当你走到这里,满脑子的想法就是“吃上一顿好吃的”,找一种深深的被这城市接纳的感觉。
在拉萨,一定是先有了食物,才有热量、日子和风。这里的美食,不如江南菜肴的绵软,也不再是美食。当它们成为故事主角的时候,土豆就不再是土豆,牦牛肉就不再是牦牛肉,它们是牵线搭桥、传情达意、让身体活过来的食物。既寂静又吵吵嚷嚷。
德吉路上的景象,虽然不是他们蹲在草地上开始用餐,举杯,四周全是牛羊星罗棋布和灰白帐篷。但是也不会平乏。外地人来这里,总是带着两颗心,一颗是醒着的,另一颗是爱着的。他们在拉萨住下,在聆听大自然的同时,也会来到这里吃聚集于此的各类美食。
凝视一样食物,从而触到都市的最敏感的神经。那种漂泊、独处与回忆,那种时而近距离时而远距离,那种乡村、小镇、都市,仿佛都在食物里了。
越来越多的人来拉萨经商、生活。他们一面喝着高原特有的牦牛骨熬制而成的浓香老汤,一面往里加进内地的各种蔬菜和原料。于是德吉路上的美食,有传统的藏餐,也有中餐和西餐。于是这里有北京人、广东人各个地方人因为看到西藏宣传照片,觉得这个地方很漂亮,渐渐来开各种风味菜馆的故事。
好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很适合来拉萨。晒着太阳,宁静而慵懒,喝一些酥油、红糖、牛奶熬制的茶,吃那种新鲜牛羊肉加少量盐巴放了些许藏药熬制象征吉祥如意的佳肴。
好像,一个在精神上走得很远的人的人,很适合来拉萨。来这里美食一周,其意只在乎吃,而不在于往事的回忆,看拉萨的食物如何比怀旧的事物更让你陶醉,像苏东坡、曹雪芹、汪曾祺一样懂得享一点口福。让好的胃口连同好的文章,成就你的乐观,就像苏东坡的经验“火候足时他自美”。
好像,一个不够宽容的人,很适合来拉萨。来拉萨吃藏餐也好,吃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汇聚于此的各地食物也好,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才格外能体会到蕴藏在地方风味中的情怀。
好像,很平静的人,也很适合来拉萨。他也很安静,食物也很安静,虽然没有语言,但人和食物在对话。人的平静,仅仅是岁月的习惯,仅仅是书卷气,仅仅是更为抽象。没有哪一种语言,能与一无所有的食物的语言相比。于是,这种对话比表面的谈话更直指内心。
德吉路,没有营业时间的限制,茶坊、酒店、面店,各种糕点、各类酸奶,加了虫草和人参果的蒸食,烤肠和风干肉……好像这条吃吃喝喝的街上,一瓶啤酒一份藏饺一碗糌粑也有一连串的“转世”。